021-22818238 135-8565-0044

Menu

主营代理产品 Main agent products
135-8565-0044 021-22818238
  • /public/uploads/images/20250321/f1fc3b7f405515beb2eff0d52ec08247.png
  • /public/uploads/images/20250321/f1fc3b7f405515beb2eff0d52ec08247.png

RPC3000大型PLC

蓝普锋
产品介绍/ Product introduction

RPC3000系列PLC是面向中大型工程项目和高端装备配套而研制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在先进性、稳定性、开放性、易用性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图片1_03.jpg图片1_05.jpg

CPU平台

*多处理器高效协同,核心处理器主频1GHZ

*程序容量16MB,数据容量256MB,扩展存储32GB

*自主研发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平台稳定可靠

+平台运行效率高,单指令执行时间仅为10ns

*运算能力强,I/0扩展容量高达124800点

*CPU模块自带3路以太网和2路RS485


总线构架

融合已有技术积累和最新技术,创新设计控制系统总线构架

*高速总线CH集成于背板,用于CPU与扩展通讯模块、单机架冗余CPU之间的通讯*柜内总线CC适用于控制柜内机架扩展,机架数不超过4个

*实时远程总线CE用于远程机架扩展,单主站可扩展30个从站通用远程总线CR采用标准以太网协议,用于不同系列产品的互联互通*CH、CE、CC均为冗余设计,主、备通讯切换可靠、高效


可靠性

*方案设计中既关注技术先进性,更注重稳定可靠性

*软硬件方案经历长期现场考验,电磁兼容性好,环境适应性强*多措井举,适应各类工业现场:芯片选择、隔离、电磁防护、低功耗*完备的冗余方案:CPU冗余(单机架和双机架)、通讯冗余、电源冗余*所有模块支持热插拔,更换故障模块不影响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扩展模块均为智能模块,可诊断至通道级


开放性

*支持各类标准接口,可与监控软件及HMI无缝集成

*通过CANopen、RS485等通讯主站连接各类智能设备*通过Profinet、EtherCAT等从站模块接入其它系统


图片2_03.jpg


图片2_05.jpg


电源冗余

图片3_03.jpg


*RPC3000系列PLC支持双电源冗余,无需软件配置

*冗余电源只有其中一个向设备供电,其它轻载,主电源故障时备份电源可以立即投入,输出电压波动很小

*在同一个背板上可以安装多个兄余电源,且不限位置

*每一个背板至少需要一个电源,电源容量无需计算


单机架CPU冗余

图片3_10.jpg


*RPC3000的单机架CPU冗余无需同步模块,在同一个背板上的任意位置安装两个带冗余功能的CPU即可

*单机架CPU冗余可以达到一定的冗余效果,成本却增加不多,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系统实施过程中可前期使用单CPU调试,后期再无缝升级为双CPU,或将设计的双CPU降级为单CPU双CPU加上双电源已经实现了除背板和I/0之外的冗余,总线本身已经设计为冗余,且无源背板损坏几率较低,所以此方案经济性和可维护性较佳


双机架CPU冗余

*高性能双机架冗余适用于对冗余要求较高的用户,两个独立CPU的背板通过同步模块间的光纤连接来完成双机架冗余

*此种冗余方式可完成背板冗余、CPU冗余、通讯冗余(环网)、电源冗余和总线冗余

*独特的算法及协处理器硬件,可以减少切换时间,切换时间<20ms

图片3_06.jpg


柜内总线(CC总线)

图片4_03.jpg


*CC总线用于便捷V/O扩展,扩展费用较低,无需软件设置,即插即用

*适用于小型站点或智能装备控制,仅能扩展普通I/O模块,不能扩展高速模块或通讯模块

*总扩展背板数不超过3个,背板间连接距离最长为3m

*CC总线为双路冗余自动切换,一用一备,保障通讯安全


高速总线(CH总线)

图片4_06.jpg

*CH总线是集成在背板上的的高速总线,无需用户设置,CPU需要高速通讯或大数据量传输的情况下会自动启用,例如高速计数、多路以太网通讯或其他三方协议通讯等

*边缘计算单元辅助CPU运算时,可通过CH总线与CPU交换数据,数据交换时间在1ms以内,区别于以往的非实时辅助计算,可以满足实时系统的控制要求


图片4_10.jpg

实时远程总线(CE总线)

图片5_03.jpg


*CE总线采用以太网链路层数据传输技术 ,在点数规模较大、距离较远、要求刷新速度较快时可以方便组网

*CE通讯模块的接口方式为双RJ45,一进一出,整个网络可以形成环网兄余。节点之间可以使用网线传输也可转换为光纤传输增加距离

*站与站间采用国际最新的数据交换机制,I/0刷新时间极短,典型的单CPU带2000点模拟量I/O刷新时间为30ms

*CPU支持多主站(单背板最多支持10个CE-M),单个CE-M同时可扩展30个从站(30个CE-S)

*增加CE-M的数量,可进一步缩短I/O刷新时间

*在双机架冗余的结构中,远程背板使用环网增加可靠性

*在有CE-S模块的远程背板上,可以添加Profibus DP/Modbus通讯模块,用来和本地其它设备通讯


图片5_06.jpg


通用远程总线(CR总线)

图片6_06.jpg

*利用CR总线(内置于CPU以太网口),RPC3000/RPC2000产品可以方便地在TCP/IP网络上进行互联互通

*远程RPC2000/RPC3000作为CR从站时,其组态及编程调试均在RPC3000主站上完成

*RPC3000单主站最大支持30个RPC2000/RPC3000从站

*在非冗余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CR网络组网不仅可以简化编程工作,还可以大量节约硬件成本


图片6_09.jpg


编程软件

图片6_03.jpg


图片7_03.jpg

图片7_05.jpg

图片7_08.jpg



行业应用


煤炭输送控制系统

图片11_03.jpg


煤炭输送是煤炭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基于蓝普锋PLC的煤炭输送控制系统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使用方便等优点。

煤炭输送控制系统由井下和地面两部分组成,单机架冗余PLC系统完成对所有设备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CPU系统通过两条实时远程总线CE分别连接井下和地面设备,并下设备包括综采面皮带、转运皮带、输送皮带及各类供配电设备,地面设备包括转载皮带、破碎站、堆煤设备、装车站及高低压配电室等。

煤炭输送控制系统监视皮带速度、张力、电机电流、温度、撕裂、跑偏、堆煤、烟雾、拉绳等信号,根据系统要求控制皮带启停和运行速度,以及各类设备之间的联锁。运行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紧急情况下触发保护动作。

PLC通过以太网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互,接受监控中心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同时,煤炭输送控制系统为智慧矿山系统预留了软硬件接口。


油气输配自动化


油气输配自动化包括长输管线自动化和城市输配管网自动化两部分,二者的技术方案相差不大。长输管线由首站、分输站、加压站和阀室等部分组成,自动化系统为长输管线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现场控制系统对各类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分控中心对所辖区域进行调度和管理管网调度中心对全线进行调度和管理。

现场控制系统以冗余PLC为核心,采集温度、压力、流量、阀门开度等实时数据,根据运行要求进行控制运算,并输出调节信号给执行机构。现场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接入监控层,与上层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监控层不仅可对管线进行实时监控,也为其它系统提供开放接口。通过对实时、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可实现泄漏检测、优化调度、模拟仿真、人员培训等功能。


图片11_06.jpg


市政供水自动化

图片12_03.jpg


利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对供水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可确保安全、优质、高效供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供水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各PLC控制站位于工艺设备附近,并通过环形工业以太网实现互联,与监控中心融为一体。

在预处理站、生化池、沉淀池、加氯加药间、二沉池、滤池、污泥处理间、出水泵房分别设置一套PLC系统,生化池和滤池还设置了多个远程I/0站,远程I/0站通过实时远程总线CE接入各自的CPU系统。

监控中心设置数据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网络打印机、大屏幕显示器,对供水过程进行监控、调度和管理。通过接口计算机,监控中心与其它系统交互数据。


轨道交通自动化

图片12_06.jpg


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对轨道交通车站及沿线各类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准点、高效。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监控系统,为三层体系结构。

最底层为设备监控层,通过PLC和各种专用控制器监视和控制各类设备,包括空调、通风、排水、照明、电梯、扶梯等机电设备,以及整流器、变压器等供电设备。

中间层为车站监控层,由车站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后备操作盘IBP等组成。各类电力开关柜由PSCADA的综合测控单元进行监控,通过通讯处理机接入车站监控层,实现遥测、遥控、 遥信等功能。车站监控层通过车站交换机接入轨道交通通讯骨干网。

最上层为中央监控层,监控整条线路的所有设备,对全线进行调度和管理,中央监控中心一般设有后备监控中心。


污水处理自动化

图片13_03.jpg


污水处理设施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市政各领域,既有百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也有几百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自动化系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的系统构架,由上位监视部分、系统控制部分和现场检测部分组成。上位监视部分由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服务器、大屏幕显示器、接口设备等部分组成,系统控制

部分主要设备为PLC,现场检测部分主要为压力、流量、溶解氧量、含磷量等检测仪表。

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包括现场就地手动控制、远程手动控制、远程自动控制三种控制方式,就地手动控制的优先级最高。

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为格栅控制、生化处理控制、加氣加药控制、污泥脱水机房控制和出水泵房控制等。


城市供热自动化

图片13_06.jpg


供热自动化系统为两层结构,下层为设备控制层,上层为系统监控层,即供热监控中心。在控制层,每个换热站配备一套PLC,采集温度、压力、流量、水泵启停状态等运行数据,经过控制运算后调节阀门输出和设备启停。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换热站控制系统,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接入监控中心。

通过在热网管线安装温度、压力等测点和远程监控单元,可对管线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换热站和热力管线的运行数据送往监控中心后,由数据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在操作员工作站和大屏幕显示器上显示,并实现数据挖掘和优化调度。


图片13_11.jpg


洁净厂房控制系统

图片14_03.jpg


洁净厂房广泛应用于电子加工、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控制要求较高,蓝普锋为该行业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洁净厂房控制系统由CPU和扩展I/O两部分构成,CPU系统为双机架冗余系统,I/0系统由不同工艺段子系统组成,CPU系统和I/0系统通过环网连为一体。

洁净厂房主要工艺设备包括热泵机组、冷源机组、新风机组MAU、空调机组ACU、风机过滤单元FFU、干式冷却盘DCC、空压站、水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不同工艺段的设备就近接入I/O子系统。

在采集温度、压力、电压、电流等参数及风机、水泵等设备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洁净厂房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运算,然后输出信号启停和调节相关设备,实现过滤、表冷、加热、除湿、送风、回风等功能。

洁净厂房各类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显示于监控中心的计算机和大屏幕中,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监控,并统一调度和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自动化


城市综合管廊为电力、燃气、热力、通讯、给排水等市政工程提供了良好解决方案,是确保城市安全. 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城市综合管廊自动化系统以区域控制单元(ACU)为基本组成部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ACU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并接入上位监控系统。ACU以冗余PLC为核心,通过高速总线连接I0分站,完成数据采集、控制运算等功能。

ACU监测综合管廊内的温度、湿度、液位、气体浓度、人员入侵等信息,根据运行要求进行控制运算输出信号控制风机、水泵、照明等设备,为上位监控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并接受上位监控系统的调度指令。

上位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监控系统,不仅与ACU进行数据交互,也与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通信系统、视频系统、巡检系统、门禁系统等进行连接,对各类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无人值守和智能运维。


图片14_06.jpg


冶金工业自动化

图片15_03.jpg


冶金工业包括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黑色冶金以钢铁生产为主,有色冶金包括铝、铜、铅、锌等的生产冶金工业自动化系统是冶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为冶金工业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冶金工业生产过程涵盖选矿、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以及煤气站、氧气站、水处理等公用辅助系统,自动化系统按工艺段划分,各工艺段控制系统相对独立,同时通过高速网络连为一体。

高炉控制系统包括本体控制、给料和配料控制、热风炉控制及除尘系统控制等,通过对高炉冶炼过程的监视和控制,确保配料以一定顺序及时送入炉内,同时控制炉料的下降和在炉内的合理分布。

转炉控制系统对转炉本体、氧枪、受铁设备、废钢装料设备、原料上料及投料设备、汽化冷却余热回收设备、除尘设备和铁合金加料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使转炉内温度分布、炉料分布等工艺参数满足生产要求。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product